Science的办刊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
为了学习美国Science的办刊理念,笔者深入该刊编辑部,与他们进行了全面交流。认为Science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一,强大的编辑团队。其专职主编是优秀的学者,基本每期都有他们亲自撰写的社论;多数专职编辑来自国际知名大学,有很高的学术素养;编辑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其二,由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同行评议团队,有高水平的同行评议质量;其三,朴实的办刊目的。它出版跨学科的论文,要求论文有普遍的适用性,要能在某些领域改变人们的思想并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其四,悠久的办刊历史积累,非盈利性的办刊模式及AAAS为后盾。其五,良好的互动交流。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提出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几点建议。
1880年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科学》(Science),首任主编是纽约新闻记者John Michels[1],其后发明家贝尔加入。从1894年起,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担任总编,明确了杂志的读者群: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这期间曾两度停刊。1900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1962-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主编,建立了审稿制度。
Science现为周刊,全年共51期,全球读者超过100万。它是同行评议跨学科综合科学杂志,报道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学科。“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Science的宗旨。全年来稿1.2万篇,录用8%,有一百多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组成的论文评议团队,发表的论文有35%~40%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2]。由于Science在科学界的巨大影响力,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并运用到办刊实践中,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催生了一批优秀科技期刊。例如,1990年创刊的CellResearch,其2013年的影响因子达到11.981;2008年创刊的NanoResearch,其2013年的影响因子达到6.963,它们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代表[3-20]。
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资助下,笔者赴美国学习科学出版,期间多次到Science编辑部,加之2008年9月访问过Science,2001年10月还访问过Science英国剑桥分部,所以对Science有一定的认知。笔者认为,Science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性跨学科综合科学杂志,源于其悠久的办刊历史积累,编辑的独立性,很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及编辑质量,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同行评议团队,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专业背景深厚的编辑,作者的国际性以及AAAS的坚强后盾。
笔者在美国AAAS先后得到Vaughan C Turekian,NatashaPinol,Joy Ma,Jake Yeston,Brooks Hanson,Ginger Pinholster,Earl Lane,Patrick McGinness,Catherine Matacic,孙晨,Claire Chen,Salaeha Shariff等等的热情接待。为了和大家共享Science的办刊经验,也为了给希望了解Science一手资料的同行们一些面对面多次交流的感受和体会,特别撰写本文。
1 Science的编辑团队
Science有120位工作人员,在美国华盛顿、英国剑桥大学及其他几个国家都有编辑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Science的编辑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有26位编辑,按照学科分工,其中,主任编辑4人,高级编辑19人,助理编辑5人,书评编辑1人,他们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利兹大学等[21]。编辑的学术功底很重要,当收到一篇来稿时,才能做出接受并送进一步评审或者拒绝的决定。同时,若审稿人评审意见不妥,也可以和审稿人辩论,以便给作者一个公正、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专业背景和渊博的知识有助于编辑和审稿人、作者之间的沟通。
Science的主编都是优秀的学者,这是Science成功的关键。现任主编麦克纳特(Marcia McNutt)女士,是地球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此前,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及美国内政部部长科学顾问。曾于2000-2009 年间担任Science编委会高级编委,她注重科学传播,而非商业化的出版业务,认为Science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走进公众领域。
2008-2012年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3-2005年连任2届美国科学院院长。
2003-2007年的主编肯尼迪(Kennedy),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0年至1992年任斯坦福大学校长,曾任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局长。
1996-2002年的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不是科学家,而是出版人,在《光谱》工作时,由于对三里岛核泄漏事件的揭露性报道,赢得了美国期刊奖。
1985-1995年的主编丹尼尔. 科什兰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美国生物化学家学会会长。
2 Science的编辑出版流程
2.1审稿流程
Science每年收到来稿1.25万份(1996年时为6700份,发表约15%)。一般流程是,作者通过数据库平台将论文投到编辑部,首先由学科编辑筛选淘汰20%,剩下80%留给编委会初审筛选,这个编委会顾问团队由100-120人组成,他们对论文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决定,审议通过的论文只占投稿总量的35%。Science的顾问团队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杂志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补充的。在金属材料方面,聘请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院士作为审稿人。这个顾问团队是通过数据库来对编辑部初选通过的来稿进行深度评议的。当然,也不是进入深度评议的论文都能够被发表,若仍被认为无突破性的来稿,也会被拒绝。
编辑部要求编委48小时内审回,并对来稿打分,从Very exciting到Very low interest,共分为10级,得6分或更高的稿件才送深度评审,该过程大约需要1-2周。编辑部还要求编委建议5名深度评审专家。编辑在决定是否将某篇论文进一步送审时,会将原审稿人的意见考虑进去,被认为最终不可能发表的论文将不再送审稿[22]。
由于当前的论文大部分跨学科,一般请2-3位评审人评议,外审时间7-10天。根据专业内容,有时还增加评审人。如,有的论文实验数据很好,但结论太小众,读者可能缺乏兴趣和难以理解。那么,就将这些论文送给其他学科的专家审议,征求他们对该论文是否值得发表的意见。在Science,所有编辑还必须在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对论文内容做出判断:近期该学科有何发展,远期能否有重大跨越性成果?在深度上,能否被普通读者接受?
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委的职责是评判论文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同行评议审稿人的职能是判断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否可信、重要和具有广泛兴趣。此外,审稿人还有一项工作:给Science推荐一些重要方向和热点问题,然后,由编辑部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特邀文章;而编辑的作用是阅读全部评审意见,判断论文的评价如何、说服力如何、是否有致命缺点、是否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实验来完善、是否适合Science的读者群。通常,编辑一般在7天内对所有评语进行汇总,然后做出决定。
2.2审稿人要注重双重角色的平衡
在论文评议过程中,审稿人要平衡好作为评审人和作者两种身份或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因为当他作为评审人时,常常要求作者更认真、更仔细修改,要补充足够的数据来支持结论,这些补充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作者却期望尽快发表,这就是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冲突。但是,审稿人往往也是作者,当他们是作者时,也迫切期望论文被尽早发表。另外,一些评审人在初审时很认真,但是在复审时,不认真审核作者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修改。所以,如果修改稿有错误或者有些作者为了满足评审要求而去造假,此时审稿人就不容易发现。作为科学期刊,作者的诚信是基础,编辑部通常认为作者是诚信的,只能在发现问题时才去纠正。
Science隔3月会给审稿人发去经他审稿的总结报告,里面会有他审阅过的文章及打分统计,以及那些文章的最终结果,用这份报告去鼓励审稿人。
2.3编辑加工
Science的编辑是按照学科分工,如果是化学专业,那么就负责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物理学科论文的编辑及来稿的评议,当然也处理其他一些学科的论文,看它们是否适合于出版或者进行进一步的评议。并与评审人讨论评审意见,决定是否要求作者补充内容,与作者讨论评审意见,提供建议。与其他编辑达成共识,以决定来稿的取舍。然后对接受的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编辑修改并送排版,跟踪论文的加工、出版过程,确保及时出版。同时,对一些有新闻价值的论文写一份简洁、易被大众接受的介绍,并及时转送Science的新闻部门,由他们负责新闻宣传及深度采访。
编辑每天要处理很多论文,有时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编辑讨论或者通过网络与在伦敦及其他地方的编辑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Science的论文数据库进行在线沟通。目前,Science已经将在波士顿、多伦多等世界各地的编辑部通过网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 Science对科学传播的贡献
3.1 推动科学普及,充实美国科学文化
科学普及教育在美国面临着巨大挑战。前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在2008年访问过温家宝总理,他回到编辑部后感慨地说,当前中国的政治家都有纯科学的背景,而美国的高层政治家,拥有科学背景的人不多,无论是总统还是两院议员。如果美国拥有深厚科学背景的政治家再多些,那么,美国的科学教育工作会有很大进步,效率会更高。
Science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发表那些被大众广泛欢迎和有兴趣的论文,并将它们作为封面论文去推广。天文学是大众比较喜欢,又充满好奇的学科,容易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化学学科就不同,提到化学,人们容易联想到有毒、有污染、危险或者毒品。
2013年12月,笔者在哈佛大学科学报告厅聆听了一场有关月球形成的向公众开放的科普报告会。该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Science的封面文章发表在2012年11月[23]。对Science而言,这不是个例,因为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是Science杂志的主要目标之一。
3.2 出版多学科论文,启发公众的科学兴趣
Science的目的是出版多学科的论文,让不同学科的读者都能读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出版相对少的论文(20篇左右)是为了让杂志薄一些(120页左右),便于携带到飞机或者火车上阅读。编辑部控制杂志规模,也是为了让人们每周有时间去读完它,并有兴趣去读读专业领域以外的内容,并受到这些跨学科内容的启发。
另外,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大概在18年前就规定,科学家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必须要部分投入到公共教育中[24]。因此,科学普及有政策基础,因此,Science杂志也希望在美国科学家中创造一种文化,鼓励科学教育的发展。要在美国创造科学文化,科学家要与社区、学校等组织建立互动关系。
4 Science的商业模式
4.1 用户付费的传统商业模式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是免费的。其资金来源共有3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收入。杂志社实行经营与出版分离的商业模式,发表什么论文由编辑部独立决定。目前,网络很发达,广告商在平面媒体上投放的广告越来越少,相应投放到Science的平面广告也在下降。
目前,Science为没有实行开放获取,因为一旦放弃传统的向读者收费,那么,这费用就会转向广告商或作者。作为Science,即使向作者收费,也不能维持正常运转,那么,要么发表大量的论文,要么向作者收取高昂的费用。Science每年发表830余篇论文,如果将所有费用分摊到这830余篇论文,那将不现实。当然,Science也有两种免费阅读方式,一种是论文发表一年后就可以在网络上免费阅读;一种是订户在网上的即时免费阅读。
Science目前没有把内容全部在线无纸化出版的计划,纸质版仍将存在。已经通过网络在线数据库弥补纸质版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上的不足。纸质版的优势是容易携带,在线数字化出版的优势是低成本、绿色节能、多媒体丰富多彩。纸质版与在线版将并行一段时间。
4.2 探索作者付费的开放获取模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水平论文越来越多,但是Science印刷版能容纳的论文数量有限,使一些非常重要并能引起广泛兴趣的论文被拒绝。然而这些作者仍希望将论文发表在Science这种质量高、发表速度快、读者群大的著名杂志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扩展目前Science的报道范围,AAAS将在2015年正式创办一份数字化开放获取期刊Science Advances[25]。它鼓励发表具有变革意义的研究论文,不限制具体的学科类型,这本新期刊将致力于提供快速发表的途径,只接受综述和论著两类文章,一些优秀的论文将会在Science上通过新闻和评述进行推荐。Science Advances将依靠作者支付出版费运行,收费标准参考同级别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4800 -5200美元)。通过数字化出版模式,出版规模只受论文的质量的约束,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Science Advances将采用许多学会期刊的编辑模式,吸收研究人员进入编辑队伍,不采用完全独立的专业编辑人员。由主编领导副主编,这些副主编将由活跃的科学家担任。论文一旦接受可以立刻公开在线出版并提供免费下载,接受论文的唯一标准是学术质量。Science Advances的行政工作由Science总部负责,以快速提醒审稿专家,并保持稿件处理速度。那些由于出版容量原因,而无法在Scienc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转化医学》(2009年5月6日创办)、ScienceSignaling《科学:信号传导》(2008年1月创办)3本杂志发表的优秀论文,可以自动转给Science Advances发表。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论文发表过程不必要的审稿负担,加快学术出版的速度,缓解审稿专家的压力,减少作者反复投稿的可能。
Science Advances的创刊意味着传统的出版模式正面临的困局,不得不尝试在线出版模式。我国科技出版界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些学者也十分关注国际新刊创办动态[26]。
5 Science对影响因子及学术造假的态度
5.1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最好指标,但不能用于评价论文
近年,Science的影响因子在31左右,但编辑部不追求高影响因子。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Randy Schekman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发表文章,宣布他的实验室将不再向Science、Nature和Cell投稿。Randy Schekman认为,这些世界最著名的期刊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走捷径,在华而不实而不是真正重要的领域进行研究[27]。
Science编辑部副主任Jake S Yeston博士说,一篇论文质量是否高,要看科学界对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而且,引用过程是民主化的,引用越多,说明这篇论文越重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看这篇论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社交媒体对论文的转载和评价,因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科学论文传播、评价的新的高效渠道。The Guardian的论点是基于作者只关注Science等的品牌,只注重其影响因子,通过期刊的影响因子去评价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偏离了应关注于这篇论文是否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引用。作者关注Science、Nature,关注影响因子,这不是期刊本身的错。作者从根本上还是希望在知名度高、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Science的目标也是发现并发表顶级的科学论文,因此经常参加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向优秀的学者及其团队组稿。
5.2杜绝学术造假,需要学者自律
关于学术造假,Science有深刻的教训。2006年,由韩国首尔大学揭发,被世界广泛关注的论文造假事件是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这些文章发表在2004-2005年间Science上,直到2009年,韩国相关法院才判决论文数据部分造假。Science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结果表明:尽管这几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杂志社却对其蓄意造假无能为力。因此委员会建议今后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被更严格地审查。时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说,学术造假是很可怕的,应该严惩。因为这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其他科学家也很有可能复制这些被虚构的数据。哈佛大学最近也被查出学术造假新闻,有教授在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时涉嫌伪造数据,因为科学家也是普通人。因此,应该对科学家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教育他们要有正确的科学文化[28-30]。
美国有科学诚信办公室[31],它有一套完整的调查学术造假的程序。首先由所在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内部审查,其次是政府层次,政府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Science一旦怀疑投稿人有学术造假可能,可以质询投稿人所在的机构,尽管如此,Science对论文造假问题的处理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因为编辑部没有权利去处罚作者,只能将作者造假情况向作者所在机构通报,由所在机构去调查处理。但是这种调查处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编辑部必须等待调查结果再做出反应,只好在等待和被抱怨中煎熬。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为此中国科学院在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32,33]。
6 Science与中国有良好的互动
6.1 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合作
Science和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2014年1月,李克强总理接受了现任主编麦克纳特博士的专访,李总理希望Science继续支持中国科技事业进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向国际社会积极传播中国科学界的声音,扩大中外科研成果交流互鉴[34]。麦克纳特博士在4月3日的Science Express以“李总理和我”为题,撰文赞叹李克强总理的科学理念[35]。
此前,在2008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接受布鲁斯·艾伯茨主编的专访,并在当年10月31日的Science上发表社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36]。在2000年,时任主席江泽民接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的专访,并在当年6月30日的Science上发表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37]。当然,也有争议,2010年9月,科技部认为其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中有关问题失实[38]。
为了加强与中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早在1977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代表团就访问了中国,中国科协在1979年回访问AAAS。在2007年10月,Science成立了北京分社。2008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39]。因为Science认为,中国高度重视科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开展对外科学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这将有力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6.2 EurekAlert!中文版,中国和世界的科技交流平台
EurekAlert!中文版是由AAAS主办的一项全球的互联网新闻服务。它向大学、医疗中心、期刊、政府机构、企业和其他从事科研的机构提供一个向媒体发布信息的首要平台。还向公众提供新闻和信息来源。EurekAlert!中文版提供的新闻和信息涵盖所有的科学、医学和技术领域。
作为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可通过EurekAlert!中文版获得禁止提前报道的和公开的重大新闻、同行评审期刊、专家库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来源。EurekAlert!中文版欢迎公众访问并可存取其中文版的几乎所有栏目,但不包括禁止提前报道的新闻栏目和专家数据库。
6.3支持中国创办英文版
中国科协为了提高中国科学的国际影响力,积极鼓励创办英文版,并做了一些实践,2013年在前期多年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基础上,牵头与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部委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来支持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40-43]。Science认为,在中国创办英文版,用英文发表原创于中国的论文,参与国际科学竞争。以化学领域的论文为例,二战前,优秀的化学论文大部分用德文发表,因为那时德国的化学学科领先世界。但今天,来自德国的化学家要在世界交流,就需要用英语。现在中国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在不断增多,如果20年后,世界上顶级的论文大部分用中文发表,那么西方的科学家都得学习中文。
7对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的启示
7.1 要有杰出的编辑队伍
要办好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首先要有一支杰出的编辑队伍。其专职主编要由热心于科学出版工作的院士或者优秀学者来担纲,他们要亲自审稿并撰写评论。专职编辑要由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博士后担纲。他们必须热爱编辑工作,要舍得花一生去品读论文,写好论文,编好论文。
7.2 要提炼出明确的办刊宗旨
没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就无法确定发表文章的重点方向、文章风格,无法培养固定的作者群,更无法实现精神传承。Science自1900年成为AAAS会刊后,始终贯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并且从论文选择上得以体现,即,发表具有广泛读者基础的论文,并辅助以科学新闻共同构建了Science的报道框架。我们在办刊实践中,究竟有几家期刊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并能在办刊过程中得以落实?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有关学术期刊清理认定工作中对办刊宗旨的检查就是一种回归[44]。
7.3 要有准确的读者定位
没有明确的读者定位,就无法形成特定的办刊风格。Science创办初期,尽管有爱迪生、贝尔的支持,也经历2次停刊的考验,在几经波折、易手的14年后,才确立了科学家、研究人员及有一定科学知识背景的人是其读者群,到今天,才能拥有百万读者。我们的学报,很少考虑读者群,所以发行量不多。即使创刊于1915年的我国自己的《科学》,也经历了从学报加科普转为学报,再转为科普的变革,正因为转为科普,在学术影响力方面,离美国Science的差距越来越远。
7.4要引领和促进科学发展
Science之所以成功,体现在对发表论文的精心选择上,他们的编辑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发表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而且学科广泛、深入浅出,久而久之,Science就成为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欢迎。反观我们的科技期刊,越来越成为硕士、博士论文的平台,成为职称论文的秀场。疲于服务作者,少有思索和践行引领科学方向之理想。
7.5 要有来自世界范围的审稿人及作者队伍
要有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及审稿人队伍,他们要真正为编辑部工作,在审稿时执行很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同时,作者要来自全球该学科的顶尖团队,并具有国际性,这样有助于发现和吸引全球最优秀的论文。
7.6要勤于创新,探索数字化出版,做大做强
Science是非盈利性期刊,1996年在主编的带领下,开始了网络化办刊实践,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投稿审稿数据库和网络出版平台,实现了快捷的在线出版。从而使发行量、读者面、传播手段得到有效改善,实现论文传播的多媒体化。然后又根据学科发展,创办了2个新刊,2015年将创办数字化开放浏览期刊。同时,以Science品牌为引领,由专门的经营部门去开展广告、会议、培训等等多种经营活动,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期刊的发展壮大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在我国,创办新刊需要审批,在时间和品种上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的期刊,由于小而散,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规模化,导致期刊的发展后劲不足,缺乏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略)